
GIS Day 1
第一個到場,眼見每個工作人員急急忙忙的模樣,我不經想起前幾週GenZ 的工作坊,每個轉彎、每個樓層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指引。
手拎著GIS的周邊,走進大廳,找了個正中央的位置坐了下來,每次參加活動最困難的永遠是我第一次和陌生人開口那一剎那:無論是一個簡單的嗨,還是一個正式的你好,還有後面的握手(擊肘)跟自我介紹,簡單卻複雜、制式卻美妙,象徵著許多故事的起源。
其實我還蠻喜歡那些推銷性質的演講,從中我不只可以看到他們認為自己公司認為最吸引人的地方,還能觀察看看大家對這個演講的反應如何。怎麼樣的修飾會讓觀眾接受且感到共鳴,怎麼樣的表達會讓聽眾覺得油腔而不真誠。
開幕演講,動人心弦,不過在Q&A時,我發覺她的專業也不是在教育這塊,似乎沒有辦法為我們這群在台灣教育下成長的人們解答問題。

中午,因為防疫的關係,我們不只要做梅花座,每個人桌上隔著珍珠版。不能說話的進食,讓我想起 Andrew Clements’ “No Talking”,誰能預測到我們也有不能說話的一天。
吃完午餐,又有機會跟幾個人聊天,原來國文老師一直推廣的舉手問問題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工具,除了解開心中疑惑,更讓大家認識你,創造共同話題。
下午的文化交流與我最初的想像有著雲泥之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南韓等國家的學生帶著他們的文化,呈現於美勞作品、食物、遊戲。The Ginger tea from Indonesia is the best!

我學會了台灣音樂的灣音樂的,Mentor session 有些許的混亂,從E-meet的限制到時間的缺乏導致效果不到預期。
身為一個長得很像大學生的高中生,所有人一聽到我是高中生都會嚇一跳,我安慰自己說可能是因為我英文還算流暢或者因為我很有深度(笑死)不過說實在的,能認識到台灣的最優秀大學生、高中生,真的豐富了我的眼界。
有的時候,我太嚮往國外的生活、國外多樣的文化,這幾天才赫然發覺台灣人也非常多故事、來自各種文化,台灣的大學生也好多來自國外的莘莘學子。

GIS Day 2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早上都是Keynote speeches. 美國選舉的選民個資問題、資料保護的現況、現任立委的自我推銷以及大數據推廣;企業的CSR、貧富差距的影響、以及一個唸PPT不知道在講什麼的教授:D

在台大的體育館中(聽主辦單位說花了近40萬租借),我們探訪了約24個新創,原本去年要辦的學生組織博覽會,我想即使辦成,也不可能可以像新創博覽會一樣的效益,我期待幾年後的我也可以在國外的這種場合大顯身手。

其實新創最吸引我的地方永遠是他希望解決的問題,他們到底對社會、對週遭的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是提供環保且可重複利用的牙線?是提供簡單便宜且可自家操作的心電圖貼片?是一個利用 VR 教育大眾實驗室之中的操作以及毒品的症狀?是一個已與GIS 、清華大學等機構談好,發送有公信力的 E-Certificate? 是一個免費的衣物交流平台?

經過詢問,我覺察新創遇到的困難某種程度上與學生組織頗相似:資金來源、網路宣傳、與使用者溝通的橋樑、招募新成員、合作的夥伴,不過也多了產品的生產、技術的研發、同行的競爭。
從進入模聯圈開始,人與人的連結總是顯得非常奇特,有時是藉著朋友輕描淡寫地介紹而創造、有時是透過參加和辦理活動成為的好友、或者從補習班與各式各樣的課程之中所生成的交接口,(我還聽說過透過幫忙拍照認識的~)
那天Carnival在排隊要套圈圈的時候 (我套中了四個,但有人套中9個),認識了一個在澳洲讀書的研究生以及一個北一女的高中生,之後也非常隨意的就跟這位高中生以及同組的台大生一同去吃泰式料理。

什麼樣的談話最讓我印象深刻?我想永遠是那與自己產生深深共鳴的吧!一樣在思索念大學的意義,一樣在人生的交界處猶豫到底要前往哪一條路,一樣透過自己的聲音與文字去理清這世間的是非,帶來屬於自己的一點改變!
在微辣的打拋雞、吃不完的蝦餅、甜蜜的雪花冰、及“原本以為是Apple Cider 的Wild Berry Cider” 的混雜下,一場場逾期的口沫橫飛交流!沈浸在申請、課業、GenZ 的生活之中的我,好久好久沒有跟別人這樣痛快的批評、激盪、分享了!

GIS Day 3
原來綠咖哩是黃色的。
薇閣學長、台大學生、模聯人; 綠咖哩、冰火菠蘿、假裝是酒的奶茶; 宿舍生活、英辯VS模聯、各種奇怪的生活經驗充斥著整個夜晚。
坐在史上最大的7–11旁,有著夜風陪伴我們談天說地,隱約的讓我回想起我的2020:
好似一趟永遠跑不完的馬拉松,我這一年來,為了做好多事情,卻也忽略了好多事情。可能非常多人也多跟我類似,常常熬夜寫essay、趕作業、準備考試、做報告、經營課外活動,考試接著考試、活動接著活動、截止日接著截止日,永無止盡的向前衝!一直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下,再度過幾個月,你就有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了:學個樂器、學個開車、好好運動、好好睡覺、陪陪家人、看看書、試試背包客旅行…
不過當我慢慢送出一份份申請,我告訴我自己:還有 GenZ 的工作坊。
當我們辦理完學生組織工作坊,我告訴我自己:我還有最後一次決定生死的段考
當段考考完了,傍晚趕去開關於GenZ未來方向的會議,隔天馬上去畢業旅行,畢旅回來,隔天就是集思論壇。結束後,又有Minerva 的試上課程、GenZ 的下一期計畫、MUN、家裡的事務、自身的健康、想學的技能、想培養的習慣、想認識的新朋友…
我能夠完成這所有的事情嗎?我能夠適當的犧牲某些事物嗎?我能夠在這當中找尋快樂且有意義的人生嗎?
即使是老調重彈,我常常在思索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創立自己的公司來改變周遭的世界?成為一個Influencer 帶給大家正向能量?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不顧自己和愛的人們以外的世界,只要找到一直追尋著快樂與滿足?
I have no idea.

GIS Day 4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重量級人物的組合,我最深刻的有幾樣事情:

- The Solidarity of people comes from trust. Taiwan’s success in dealing with the pandemic stems from our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 We shouldn’t be aiming to go back to the good old days, at that time we don’t follow good hygiene measures. Instead, develop a new normal evolved from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s, like SARS and H1N1
-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privacy and technology in times of crisis should be dealt with care: The government doesn’t collect the geo-info from people, they get filtered information from cell phone sites.

28位業界領導者齊聚一堂,主辦單位在下午的 Leader’s Dialogue 召集了“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Design, Fashion, and Beauty”,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and “Sustainability and Green Technology” 的長官與所有代表近距離接觸,除了對GIS團隊五體投地的佩服,我明白GenZ 的“突破束縛工作坊” 大概還不及它十分之的效益。

不過到底什麼是效益?到底是得到了人生啟發?是更加了解各領域的運作模式?還是只是能夠引起個人在每一天生活中的一點點改變?“原子習慣”告訴我們:當我們每一天增進自己1%,一年後,會是現在的自己的37.78倍厲害。

所以我認為這些業界人士帶給我的除了一些實用的小技巧與各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給了我小小的push,促使我趕緊去做那些我知道該做卻一直拖延的事情。
美食街上玩的折手指、101旁邊的LOVE底下放聲大唱,我想這次的經驗當中,唯一後悔沒做的就是跟這些Mentors 交換名片跟拍照了吧!

GIS Day 5

每一組眾志成城,趕出來的AP Project,一同呈現在一列列的海報上。不像其他活動,參加者沒有機會透過實作中學習,集思與其他活動不一樣的地方是它賦予參與者積極的擬定實際計畫的安排。在聽完幾位好友的報告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能夠在論壇之後,實際的實行的。
身為學生,我們有時會把我們想做的事、計畫要做的事留給未來的自己去實行。沒錯,我們總是很多事情要做,總是被課業壓榨,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漸漸的習慣拖延,我們漸漸的習慣待在舒適圈,也很有可能被捲進所謂的Rat Race,追逐著別人的理想、為別人的期待工作。
After Party 打斷了我的思緒。不管是跳到累垮的舞池、“不小心”插隊拿得“伴侶”、吃到不想吃的meiji 巧克力都異口同聲的說:拖延這個問題可以拖到之後在說…

關於 “非常嫩 ” 的我:
這是我自己在Medium上面的第一篇文章。
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從批判性思維、連結式學習、積極行動等方向,寫下自己的見解。以下是我的興趣/經驗~

中英寫作 ✍️✍️ :分享經驗、日常趣事、人生反思
YouTuber 🎥🎥:Vlogs、自我挑戰、英文教學
學生組織 📚📚 :GenZ Z世代、Eyes English、MUN
辦理活動 🎪🎪 :TEDx、工作坊、技能型課程 (還有拍抖音~)
謝謝你,看到最後的讀者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喜歡嘗試新東西,現在可以馬上**按著拍手鍵超過十秒,(不用錢,能幫我,更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或是你也可以立刻跟我說聲Hi~
l17ii7
erdkx0
04am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