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黃品恩,今年六月剛從北一女畢業。高三上,藉由「特殊選才」的管道,我很幸運在學測前就錄取了理想的學校與科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這是我第二篇關於特殊選才文章,上一篇主要是在介紹特殊選才是什麼?以及我個人申請的心路歷程分享,有興趣可以參考:《升大學的新選擇:特殊選才讓我用熱情錄取理想校系》
而本文將會著重在更多特殊選才相關的細節,讓身為國、高中生的你,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申請,或未來是否有想要朝著特殊選才邁進。
那麼,在決定踏入特殊選才的大門以前,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申請特殊選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吧!
一、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特殊選才?
1. 具備足夠能力
「能力」之所以是特殊選才的第一要素,主要原因是每所學校的特殊選才都會設立一定的申請門檻(例如得獎經歷、檢定等),申請者必須具備足夠能力或經歷,才有機會申請該校系。
2.對學習、對專業有熱情
除了能力之外,如果缺乏對於學習、對於該科系的熱忱,那麼也難以有機會錄取特殊選才,因為通常越有學習熱情的學生才越能落實「自主學習」,並在特定領域持續發展卓越。
如果從小到大的學習都是被家長或老師逼著走的,那麼即便有再強的能力,也很難被錄取,因為到了大學,一切的學習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3.足夠認識自己
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項,並朝著自己最有優勢的方向前進,是身為一個特殊選才學生不可或缺的特質,因為這樣才能讓你將最多時間發揮在最有興趣的專業領域上。
此外,清楚自己的學習模式、個性、面對困難時的處理方式等,也都是認識自己重要的一環,這些都能幫助你規劃出更適合自己的藍圖。
4.敢於走不同的路
通常有計畫要申請特殊選才的學生,平時都會投入大量心力在自己十分有興趣的領域。不過,這麽做也等於將和身旁的同儕走著不同的路、經歷不同的困難與學習。
如果你是一個敢於為了自己的學習而和大多數人「不同」的人,那麼你很適合特殊選才。
5.願意承擔風險
最後,特殊選才雖然能幫助你比大部分人都還要早錄取學校,但相對的,因為招生名額較少,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比其他人更大。
所以,如果有興趣申請特殊選才,務必也要先思考如果沒選上的退路會是什麼、自己和家人是否能夠承擔等,才不會努力很久之後很不幸的一頭空。
了解特殊選才喜歡招收的學生特質以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從準備到申請特殊選才的時程規劃吧!
二、準備&申請時程規劃
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申請特殊選才的幾個重要時間點吧👇
11月初 | 繳交備審資料 |
12月初 | 面試 |
12月底 | 公布結果 |
高二寒假:考慮是否申請特殊選才、鎖定校系
以我個人為例,我是自高二寒假才開始思考升學的,最初十分茫然、困惑,後來透過以下這三個步驟,逐漸確定自己適合走特殊選才的管道:
- 上網爬文、搜尋各種資料,把有興趣的學校、科系整理成屬於自己的大學清單
- 做表格,比較各個校系的優缺點,選出自己真正喜歡、適合的校系
- 確認理想校系是否有開設特殊選才,進一步確定自己符不符合該系所開出的資格
3~9月:針對校系資格,累積更多知識或經驗
因為下定決心不以學測升學,高二下正當身旁同學都開始專注於課業,我反而比高一高二更大膽的參與、投入於課外活動。
一方面為特殊選才累積更多能力與相關經驗,另一方面實踐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而我那半年投入的事情包括以下這幾項,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
- 參與公益提案競賽:我認為參加提案競賽的優點在於能將一直以來有興趣的議題更具體的描述、分析,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法,這些都能幫助自己培養專業能力。此外,參加競賽更有機會獲得實作經費、業界師資等重要資源。
- 創辦組織或擔任志工:不管是創辦組織,或是主動尋求擔任非營利組織志工、實習生等機會,這些經驗都幫助我培養非常多實務能力,也認識許多前輩及重要朋友。
- 增進英文能力、取得檢定證書:好的英文能力不只對於升學非常有幫助,更對大學時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的職涯發展都相當重要,所以當時我利用高二下及暑假時間,專心準備雅思英文檢定(也可以考多益或托福),積極提升英文能力。
10月:準備備審資料
- 整理個人學習經歷:將自己的成長故事、高中以來活動參與的記錄、營隊心得、小論文、獨立研究、相關作業及報告等,分類整理成個人檔案(類似學習歷程檔案)。
- 製作備審資料:挑選符合科系的學習歷程、釐清自己為什麼想讀該科系、撰寫未來的學習計畫等,並將這些彙整成備審資料。
11月:準備面試
- 深入了解該科系:透過學校網站(最重要)、學長姊分享、網路上的文章等,深入了解該科系希望招收的學生特質、學校理念、課程架構與內容、學校提供的資源等,這些會讓面試的教授看見你的用心和積極。
- 熟讀備審資料、清楚申請動機:大部分面試的重點都會聚焦在你所撰寫的備審資料上,所以在面試前熟讀備審資料、清楚自己為什麼想申請、甚至設想自己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準備方式。
三、特殊選才帶給我的成長與收穫
其實從我高二、高三的時間規劃就能看出,原本應該是要被迫放下所有課外活動、埋頭苦讀學測的,但因為特殊選才提供了學生「利用興趣與專長也能升學」的管道,因而使我在這段期間反而能更投入於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從中,我不僅累積了許多重要的活動經驗,更培養了各式各樣對一生都能有所助益的軟實力,例如:問題解決能力、人際互動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而能經歷這一段充滿意義與價值的學習旅程,我認為也是因為下定決心走特殊選才這個管道,而非像以前一樣,在從事課外活動的同時還需要努力兼顧課業成績,造成龐大壓力。
另外,在沒有人為我安排學習內容與進度的過程中,我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我相信特殊選才會成為未來升學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開放的學校、科系可能會越來越多,相對應的名額也會增加,這除了從數據可以推估,更是順應108課綱的推行。
108課綱和特殊選才的理念十分接近,都是希望讓孩子適性發展、找到自己的亮點,再透過深入學習知識,最終有能力發揮所長回饋於社會。
除此之外,大學端在招收學生時,也會希望能夠找到適合、並對該科系有熱情的學生,而不只是一個到達成績門檻,就讀後才發現不符合想像、不斷想著要轉系的學生。
四、想對高中生說的話
還記得剛升上高中時,我很無法適應學校生活,其中一項很大的原因便是「成績」。從國小到國中,讀書一直是我相當自豪的專長之一,在校排名總是可以名列前茅,也因此很常受到老師們的關注。
然而,高中進入北一這個匯集了所有升學體制菁英的學校,幾次段考過去,我真的徹底失去了對自己的認同和自信,當時的我在自己身上看不見任何價值、完全不知道自己還會做些甚麼。
後來,經過很多自我對話、反思,以及與朋友、老師們溝通,我才漸漸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我對自己的肯定大部分都建立於成績,以及那些伴隨成績而來的讚賞與崇拜。
高一以來我不斷反思著這個問題。這是為什麼,後來的我踏上了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嘗試了各式各樣活動和領域,然後才發現自己對社會議題、創新教育的熱忱。
不過,因為仍然有升學壓力需要面對,高一高二自我探索的同時,我依舊必須努力維持我的課業,也因此常造成身心很大的壓力和負荷,尤其是每次段考前。
而高二寒假更是一個十字路口,因為如果沒有放下課外活動、專心面對學測,我並不知道自己能否到達喜歡的科系,也擔心家人無法接受對自己的未來不夠負責的我。
不過後來,真的很慶幸遇見了特殊選才這個管道,它讓我能
所以我想對高中生們說:「成績在我們身上貼下的標籤,不管是好是壞,它總有一天會消失,真正會跟隨我們一輩子的,只有你是誰、你喜歡什麼、你想做什麼、你是否看見了自己的價值、又是否活出了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這些關於『自己』的問題。」
TO 國三~高二:
- 勇敢探索自我吧!
- 別忘記努力把喜歡的事提升成專業
- 這個體制會支持這樣的你 — 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TO 高二~高三:
- 一頭栽進學測前,千萬別忘了還有特殊選才這個選項:)
- 但最重要的還是認識自己,清楚自己最想要甚麼科系、最適合甚麼管道!
最後,我是誰?
我是品恩,一位懷抱著教育夢的18歲女孩,目前是北一女中高三的學生。「勇敢作夢,踏實築夢,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是我對自己的認識。
高中剛開學,我曾經歷一段很深的自我懷疑,看不見自己的能力,對未來感到茫然。但透過自我對話與反思、不斷跨出舒適圈探索各種可能、感受社會每個層面需要幫助的人事物,我逐漸看見自己的價值與現階段的使命。
我認為「成功」的故事雖然能獲得讚賞和崇拜,但「成長」的故事才更能真正幫助到人。所以,我期許自己透過溫柔的文字分享真實的故事,激發更多青少年勇敢突破困難、深入認識自己,並使他們看見可能、相信自己有機會和能力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