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你覺得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覺得大學存在的目的,應該是讓人認識自我,同時學習專業能力。」
「大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探索自我,預備進入社會。」
「跟你推薦,大學一定要談戀愛,因為這是深度與人交往的好機會」
走進設計你的人生課程教室,小大一們此起彼落的在分享各自認為的「大學的意義」。沒錯,這是這堂課的作業,也是授課內容:大學,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我們又是為什麼而讀大學?
那天課程,我們請到台大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 — 朱士維教授跟我們分享,從教授端、大學端來看,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以下是我的學習與反思,跟大家分享。
跨越人類知識邊界的終極任務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不彷可以先來看看,大學在法律上是怎麼被定義的呢?
<大學法>第一條的開頭寫道:「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而在法條當中,前後的順序是有其重要性與因果關係。
也就是說,就法條來看,研究學術是大學存在的核心目的 。後面的培育人才、提升文化等都是為了要輔佐大學進行研究學術。
所以,大學具體要做什麼?
我很喜歡教授的比喻,他說:「大學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試著走到人類的知識邊界, 然後跨出去一小步。就是這麼一件事情而已。」
走到人類的知識邊界,然後試著跨出去。
恩,跟我想像的真的很不一樣。
或許我們都誤會大學了
「所以學用落差其實是個假議題,因為大學學的,本來就不是拿來用的。」
老師的話,持續衝擊著我對大學的既定認知。
或許我們都誤會大學了,大學不是用來學習,也不是要找人生方向,更不是為了談戀愛。大學對社會的意義在於:思考、探詢人類社會的未來樣貌。
想到這,心中突然對大學教授有了莫名的尊敬。
那天老師的分享,停在了這裡,卻引發我內心好多的疑惑。所以,大學除了研究,難道沒有教育的任務嗎?大學跟個人的責任區分在哪裡?在現今的時代脈絡下,大學的目的是否也應有所轉變?
這些問題,我還沒有答案,而且,既然大學是為了研究而存在,那學生的學習,又該由誰來負責?
創造大學之外的新可能
同時,我也開始思考,假如大學無法提供一個學以致用的學習環境。那我有沒有可能,自己去創造一個大學生的學習烏托邦?
有沒有一個地方,是由真的在乎學生學習且跟社會接軌的老師領路?是有一群同樣想自我成長的夥伴組成?甚至透過行動一起促成社會改變?
因著這樣的想法,我接任了小星星人才培訓計畫的CEO,期望將這項計畫,打造成大學生學用落差間的橋樑。
目前小星星進行到第二屆,
在這裏,你會遇到10位渴望一同成長的夥伴,
在這裏,有業界前輩的深度陪跑,
在這裏,有強調社會影響力的素養課程與實戰機會。
或許我不是最厲害的,但我想要成為那個促成改變的人。
創業不容易,常常會找不到下一條路在哪裡。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若是找不到那條路,
踏出去的第一步,路就出現了。
若對現況有所不滿,就自己創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