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108課綱四個不該有的「學生思維」:學校都教不了你

四個不該有的「學生思維」:學校都教不了你

最近三個月,我和夥伴花了上百小時帶著一群高中、大學生和自學生進行三級警戒下最真實的調查分析:大學生的遠距學習心聲,我的角色不是老師,更像是Mentor或是Coach,不親自出手,只「出一張嘴」陪他們討論、執行、檢討、優化,然後不斷重複以上動作。

這段時間下來,幾位同學在很多地方的表現都令人驚豔,他們的「能力」在同儕中絕對是佼佼者。不過從他們身上,我深刻感受到,台灣的教育過於偏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專案告一段落,我和另一位Mentor(于亦知)的共識就是,我們期待的不是同學們在技能上的進步,技能,再學就有了;但我們最在乎的是大家養成了什麼「思維」,因為一個好的「工作態度」會跟著每個人一輩子!

以下這8個思維,正是我認為「學生」該徹底拋下的:

原發表於 @learning_sheep 歡迎追蹤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說「Mentor」是什麼樣的身份?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在學校以外的老師,也就是在這個領域的前輩、指引你的人、願意與你分享經驗的人。
在下面的內文中也會提到喔!

1. 只會分工,不會「合作」

【在學校最常見的】分組做報告的時候,大家開始分工,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再一個人負責「統整」。最後把各自的部分交給統整的「苦主」,剪剪貼貼順一下格式,一份好像是一回事的報告就可以交,大家都拿到了分數,問題是那份報告能看嗎?

【職場的真實世界】工作當然是要分配的,但不是分完就好了,而是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事中就不斷有意識地、固定頻率的討論,了解彼此的進度、是否需要互相配合,如此一來最後產出的才會是「一個產品」,而非拼貼出來的散沙。這就是「產品思維」: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負責的是整個產品,不只是螺絲釘。

2. 做人不做事,不如「對事不對人」

【在學校最常見的】又要分組報告了,趕快來揪好朋友、好兄弟或室友同組,然後就發現有的組員要不是進度不如預期,不然就是擺爛、搞失蹤,跟陌生人組隊一樣會遇到這種狀況,但為了不想得罪人、或連朋友都當不成,只好自己吞了。

【職場的真實世界】「做人」當然重要,但既然我們是為了「做事」才聚在一起,該溝通、該攤牌的沒理由自己吞下去,不需要為了做人綁手綁腳。溝通上要緊守「對事不對人」原則,有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之處,進一步了解才有可能打破僵局、或重新分配權責。這才是「負責的態度」:我們是對事情負責,即便要做人也是為了把事情辦好。

3. 開會不是為了討論,而是要「定案」

【在學校最常見的】不管是分組報告,還是參加各種競賽、或辦活動,都有數不清的「會議」。問題是每次開會要不是非常冗長,不然就是沒效率、開到最後還是沒結論,抑或是打打鬧鬧、感情是很好啦,但我們不是來交朋友的吧!?

【職場的真實世界】除了少數工作,每天各種會議基本上是常態,關鍵不是開會,而是「會前準備」,一個好的會議從排定開會前就決定了,要有明確的會議目的以及大綱,確定每一個與會者的角色權責、各自需要提供資料,並確保所有人會前都看過資料,帶著各自的想法和決議來的。開會不是為了各抒己見,而是做決定;是為了節省時間,而非浪費時間的。

4. 不要等答案,而是提「方案」

【身為Mentor經常遇到】有學生來問問題,劈頭就是「遇到XX問題怎麼辦?」、「請問怎麼做YY?」、「可以幫我看一下ZZ嗎?」ㄟ這好像不是我的作業或工作吧?這些問題背後反映的都是「等答案」的心態,或是把自己的責任丟給別人。

【台灣教育的問題之一】多數人習慣被答案餵養,以為會有標準答案。事實上,大多數都沒有標準答案,在職場上遇到問題,不是去問主管怎麼辦,那是最不負責的行為。而是先分析問題,盡可能地查找資料和案例,提出各種應對方案,及不同方案各自的適用性和優劣,再去找Mentor或主管討論。這個過程才是「學習」:別人經驗當然好,但直接獲得答案,經驗永遠只是別人的。

(下集待續)

追蹤IG獲得最新的資訊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是有想法想與我討論的話,歡迎來追蹤我的IG帳號,平時會分享學生族群相關的知識,無論是「念大學的能做什麼」或是「學生應有的思維模式」等,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

IG:@learning_sheep

羊正鈺(小羊)
羊正鈺(小羊)https://yangchengyu.medium.com/
大學念化學,碩士讀MBA,到非洲當一年志工後,加入媒體創新,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雜學校前客座主編,專注教育與社會議題,現於某大學服務,身兼多個學習社群Mentor,問題解決與決策思考力Coach,未來10年致力於高教改革。
相關的文章

留下一個回覆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訂閱最新的108課綱資訊

想要知道更多即時的108課綱資訊嗎?快來訂閱電子報吧!完全免費!

推薦文章

更多文章